对比版本之间常量池的区别, 以及intern的用法及作用
1.在jdk1.6(包括1.6)之前,所有使用双引号生成的字符串,都会在常量池生成
2.jdk1.6之前的常量池实现在方法区(perm区),使用new关键字初始化的String,会在堆和常量池中分别生成对象
但是在1.6中,如果intern()方法检测到只有堆中存在对象,而常量池没有,则会在常量池里也存入等值对象
1
2
3
String xxx = new String("1") + new String("1")
xxx.intern();
String ccc = "11";
常量池中只存在1,堆内存中则为11的对象,在调用了xxx.intern()方法之后,检测到常量池没有,则在常量池加入11的等值对象
ccc在创建的时候,会检查11这个值在常量池是否存在,结果是存在的(但是与xxx的引用地址不同,xxx的引用地址为堆内存地址,而非常量池内存地址,ccc引用地址为常量池对象地址)
3.jdk1.7之后,常量池的实现为堆内存,此时调用intern(),如果常量池中不存在,则直接在常量池中存储其堆内存的引用
1
2
3
String xxx = new String("1") + new String("1")
xxx.intern();
String ccc = "11";
这时候,常量池只存在1,堆内存中为11的对象,在调用了intern()方法之后,常量池会加入一个值,该值直接引用堆内11(xxx对象)的内存地址
ccc在创建的时候,会检查11这个值在常量池是否存在,结果是存在的(也就是xxx的引用)
运行以下代码
1
2
3
String str1 = new String("go") + new String("myck");
System.out.println(str1.intern() == str1);
System.out.println(str1 == "gomyck");
jdk1.6结果:
false(常量池没有,则在常量池生成并返回地址与str1的堆内存地址比较) false(str1的堆内存地址与常量池返回的地址做比较)
jdk1.7结果:
true(常量池没有,则在常量池存储str1的堆内存地址,并返回地址与str1的堆内存地址比较) true(str1的堆内存地址与常量池的地址比较,而常量池的地址是上一步调用存的值)
运行以下代码
1
2
3
4
String str2 = "gomyck";//新加的一行代码,其余不变
String str1 = new String("go")+ new String("myck");
System.out.println(str1.intern() == str1);
System.out.println(str1 == "gomyck");
jdk1.6结果:
false(常量池有,则返回常量池地址与str1的堆内存地址比较) false(str1的堆内存地址与常量池返回的地址做比较)
jdk1.7结果:
false(常量池有,则返回常量池的堆内存地址与str1的堆内存地址比较) false(str1的堆内存地址与常量池的地址比较)
String类使用final关键字修饰
其内部的实现方式: char[] value, int hash 都是使用final修饰的 通常使用的replace sub..方法都是在逻辑操作之后,返回的新字符串引用 说明String的值不可改变,String值不可变保证了并发安全性, 以及提高hash计算效率 但是因为其存储值依旧是引用类型,所以在程序内部依旧可以改变其值(得到引用,直接操作)。
intern 的应用场景
在一个长期持有 String 对象的业务中, 使用 intern 可避免内存浪费
比如 StringBuffer 的 toString 是 new String(), 如果两次的字符串内容一致, 并且该字符串所在线程长期持有, 那么使用 intern 可释放多余的重复对象(指内容相同的对象)
1
2
3
4
5
6
String str = "gomyck";
Field strField = str.getClass().getDeclaredField("value");
strField.setAccessible(true);
char[] c = (char[])strField.get(str);
c[1] = 'g';
System.out.println(str);
StringBuilder实现为char[] 其append方法为arraycopy(native)